腾讯财经 发表于 3 天前

中信证券田良:2.6万亿成交量只是A股制度的极限,不是市场情绪的极限

最近券商板块的上涨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。国庆节前一周,整个行业指数上涨了38%,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证券板块几乎全线涨停,行业指数涨了10.4%。在国庆假期期间,香港的中资券商指数也上涨了40%以上,单日最大涨幅达到35%。

中信证券研究部金融产业首席分析师田良对此表示,券商板块的强劲走势背后有两个主要因素:一是超跌导致的低估值反弹,二是市场乐观情绪的集中爆发。A股证券行业的PB估值在上涨前为1.05倍,港股为0.4倍,均处于五年来的最低水平。市场情绪的集中释放也起到了重要作用,因为券商股具有牛市放大器的效应,吸引了大量投资者。

对于后市走势,田良认为,短期内券商股的走势难以预测,但从长期来看,有两个投资逻辑值得关注:行业供给侧改革和券商业务国际化。供给侧改革将推动行业从规模驱动转向高质量发展,有利于头部公司的提质增效。监管层也在鼓励打造具有规模和竞争力优势的证券公司,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并购重组。另一方面,中资券商的国际化进程也在加速。政策支持和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将推动中资券商在国际市场上的布局和发展。头部券商的国际业务已经展现出良好的成长性,未来有望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。

总之,券商板块的短期行情虽然难以预测,但长期来看,行业供给侧改革和国际化进程将为券商股带来持续的增长动力。

以下是田良的部分精彩观点实录:

最近券商板块的上涨,在我的职业生涯中都很罕见

券商这几天的上涨走势确实非常凌厉,这在我的职业生涯当中也是比较少见的情况。

国庆节前一周整个行业指数上涨了38%,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证券板块除了正在停牌的国君海通,其他所有股票以涨停板收盘,行业指数涨了10.4%。在国庆休假期间,香港的中资券商指数又涨了40%多,单日最大涨幅达到35%。

这些情况在我十多年的行业研究生涯当中确实很少遇到,市场的表现还是挺超预期的。

券商板块走强,一是因为超跌后的估值反弹,二是市场乐观情绪的集中爆发

驱动券商行业走强的核心,还是自上而下的一揽子的稳股市、稳地产、稳经济的政策催化,在政策的引导下市场的情绪集中爆发了。

券商的走势,可能背后是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在驱动:一个是超跌导致的低估值反弹,第二是市场乐观情绪的集中爆发。

从券商行业的PB估值来看,这一轮上涨以前A股证券行业的PB是1.05倍,港股是0.4倍,都是五年以来的最低估值水平。尤其是A股市场,很多券商股都破净了,估值跌到了1倍PB以下,这在历史上都是比较少见的。准确来说,是最近一两年才出现的新情况。

另外一方面的驱动因素,应该是市场情绪。券商板块本身有非常强的β属性,通俗点讲,就是券商股有牛市放大器的效应。券商的业务跟股票市场的趋势是息息相关的,所以这些投资者的行为本身,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行业的基本面。

国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,市场的交易量达到了2.6万亿,破了历史纪录。但是我觉得2.6万亿只是A股制度的极限,可能不是市场情绪的极限,因为涨停之后很多股票没有成交量了,否则A股的成交量会更大。这种情绪集中释放的力量是惊人的。

根据统计,全市场的股票投资者大概已经有2.2亿到2.3亿的数量。但是有两融资格的投资者是非常少的。从历史经验上来看,很多不具备杠杆工具使用条件的投资者,往往会通过持仓品种来撬动杠杆效应,所以配置高β的券商股肯定是他们的可选策略之一。这就是驱动券商上涨的另外一个因素。

短期走势无法预测,但券商板块可以看两个长期逻辑:行业供给侧改革、券商业务国际化

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去看,后面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?情绪是不可测的,假期有专家概括现在的情绪为“动物性特征”,作为基本面的分析师,这方面能够给大家的建议是不多的。

但是当情绪回落之后,市场一定会从基本面来审视这个行业的投资价值。在基本面上,两个中长期的投资逻辑是值得大家重视的:一个是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逻辑,另外一个就是券商业务国际化的逻辑。

供给侧集中的逻辑,通俗一点讲就是行业去产能。

我觉得去产能不是一个负面的词汇,它是行业从规模驱动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要经历的阶段。行业出清对头部公司是有利的,有利于头部公司提质增效。自下而上来看,随着股票发行节奏的放缓,A股市场快速扩容的阶段已经告一段落了,行业会从粗放发展进入到精细化经营的阶段。在功能性政策引导下,证券行业很多牌照类、通道类的业务,其利润空间会被压缩,行业的经营门槛也会提升。过去两年,已经有不少的券商控股股东放弃了对公司的控制权,另一方面监管机构也在打击囤牌、保牌的行为,未来没有盈利能力的券商牌照价值会逐渐下降,这是有利于行业集中的。

另外自上而下来看,监管层也在鼓励打造具有规模和竞争力优势的证券公司,到2035年整个行业要形成两到三家,具有发展引领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投资银行。

前一阵国君和海通公告两家公司正在筹划合并,他们合并的交易方案、整合经验,很有可能会成为行业的示范,这种合并也有可能会引发头部券商的连锁反应。券商板块存在一条并购重组的投资主线,但不建议大家把并购当作短线的题材来炒作,券商并购不仅仅是题材投资,更应该关注行业供给侧出清之后行业定位的变化。一方面通过并购形成超级券商,可以更好地发挥功能性,其实这些大的证券公司已经具备了系统性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条件。另外一方面,预计在新形势下面,证券公司也可以通过在金融系统当中承担更多的职能,来提升自己的地位。比如这一次央行的互换便利,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券商在金融系统的地位。按照过去的路径,银行间的流动性传导是央行到大行、大行到中小行,大小行再到非银机构。这次优质的券商可以直接从央行获得流动性支持,所以有理由相信,这次尝试如果获得了好的效果,未来大券商在金融体系当中会更多地发挥稳定性的作用,这是证券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投资主线。

中资券商国际化,不仅仅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需要,也是继续推动证券行业创新发展,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需要。

有关方面鼓励证券公司走出去,我们看到中央金融工作会、新国九条和三中全会这些重要的会议当中,都对金融的国际化提出了要求。所以未来证券公司在“一带一路”地区布局和跨境业务发展方面有望获得更明确的政策支持。

截至目前,以互联互通五项新措施为代表的政策举措已经相继落地了,并且从中报来看,头部券商的国际业务也展现出来了非常好的成长性。今年上半年,国际业务领先的券商、国际业务的收入占比,普遍超过了20%,已经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构成。

另外,依托境外公司的比较高的杠杆水平,境外子公司保持了优于国内业务的股东回报。但是整体上看,对比高盛、摩根士丹利这些国际投行,中资头部券商在海外业务上还是有比较大的实力差距。

在香港市场上,内资券商除了投行以外,在财富管理、资管、投资交易领域的市场份额跟第一梯队还有不小的差距,中资券商在其他国别的业务上,现在普遍仍处在投入期、起步期,所以未来随着全球产业一体化程度的加深,全球投资者持有人民币资产信心的增强,“一带一路”差异有序的实施,中资券商的国际业务将会向纵深推进,我们看好产品、服务和内容生态来构筑核心竞争壁垒的公司。

券商股的短期走向,靠市场情绪驱动的行情是很难预测的,有时候突然启动,可能会以任何的方式继续演绎。但是情绪终究是要回归理性的,当情绪回归理性以后,行业会重新回到基本面逻辑上来。上面提到的两条主线是值得大家关注的,一个是并购重组带动行业供给侧集中,这是高质量履行和打造一流投行必须要经历的过程。第二个是券商国际化,这是未来头部券商重要的盈利增长点。

扬帆 发表于 3 天前

泼点冷水,千万别用急用的钱去炒股!!

旺冲老者 发表于 3 天前

只要券商股不变脸掉头,行情还会持续涨下去,关键是选好股,妄盲跟风风险较大。𠂆丶

Paul-YangBo 发表于 3 天前

祝福但是不看好,没有人能战胜经济规律

用户1718901 发表于 3 天前

我十亿资金,能不能变成一千亿[哭笑]

大黎 发表于 3 天前

股市往往事与愿违呀。[哭笑][哭笑][哭笑][哭笑]

橙子Landscape 发表于 3 天前

炒股的全部 最后都是绝路

不懈努力 发表于 3 天前

利好券商[点赞]

刘先生 发表于 3 天前

这意思是开盘前15分钟可以以上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买入吗?

阿平 发表于 3 天前

那是不是上涨幅度当天不收受限?
页: [1] 2 3
查看完整版本: 中信证券田良:2.6万亿成交量只是A股制度的极限,不是市场情绪的极限